原标题: “两轮驱动”加速度 “一带一路”写答卷
昆明托起磨憨民族团结进步“稳稳的幸福”
——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第3个“百日会战”圆满收官
“经省级实地核验、台账审核、专家评审,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6个方面19项指标全部达标,高标准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前不久,在昆明市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现场会上,昆明市托管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毕春华的通报,意味着历经第3个“百日会战”的奋力拼搏,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3个“百日会战”圆满收官,昂扬步入新的征程。
党的二十大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部署。云南践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承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目标,在全省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全面推开、纵深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积极推动民族地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全省现代化建设。
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这是向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一直以来,云南省也是这么做的。“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居全国第2位。建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报告中2023年云南民族工作成效显著,其中,昆明帮带共建的磨憨镇6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跑出加速度,干出真实效。
昆明市“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是云南省、昆明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中老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重要讲话精神和“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殷殷嘱托的具体实践。
自2022年8月昆明市正式托管磨憨镇以来,在省协调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昆明市委、市政府打破体制、机制、政策、要素壁垒,制定3个“百日会战”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倒逼工期,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与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作为磨憨口岸建设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以幸福村与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两轮驱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乘风破浪,殊为不易。
500多天里,“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打造、高质量管理、超常规推进”始终贯穿在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各个环节,成为云南省、昆明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实写照。
500多天里,昆明牢记嘱托、实干担当、攻坚克难、攻城拔寨,以最坚定的斗志、最顽强的作风,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边固防、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时代答卷!
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云南民族工作也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造新时代强边固防升级版,统筹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行动”是报告中明确的2024年云南民族宗教重点工作。
事实上,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止。2024年,继磨憨镇6个典型示范村的主体工程完工后,磨憨镇27个提档升级村和33个达标巩固村两类村寨建设也对照幸福村建设标准有序开展起来……
“确保帮带共建不断拓展建设成效,实现磨憨镇幸福村建设全面覆盖、整体提升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毕春华表示,为确保任务完成,昆明市还筛选两类村寨提升巩固储备项目518个,概算投入14771.02万元,已录入合作区“一体化”系统,目前项目推送、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各族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不止,昆明市为磨憨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不休,云南省现代化建设成效正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磨憨各族群众。同心同向、同行同奋斗,云岭大地上,各族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共同谱写了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
基础为本
夯实“幸福根基”
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是农村各族群众看得见的“幸福”。通过昆明市的帮带共建,磨憨6个行政村通往家家户户的路面都变成了干净好走的硬化路,村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达标的供电可靠率撑起了“供电服务暖心伞”,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磨憨各族群众的“幸福根基”不断夯实。
走进磨憨村委会磨整村民小组,湛蓝的天空下,干栏式傣族建筑上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傣楼上“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标语道出了全体村民共同的心声。
磨整村民小组距离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7.6公里,是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现有常住人口41户180人。
安宁市负责帮带共建的磨憨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张梦飞告诉记者,承担建设任务后,安宁市始终坚持以彻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出发点,聚焦给排水及雨污分流系统、道路建设、公房及民居建筑风貌改造、强弱电入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建设等,投入1400万元,实施了6大项36小项工程。
项目的建设给村民带来了实惠。“安宁市给我们建设了全长1.2公里污水系统、7.7公里给水线路,用4个月解决了我们村长期以来供水不足、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实现‘通户直饮山泉’,我们现在都可以喝上干净的水了。不仅如此,强电电缆入地后,我们村也告别了‘空中蜘蛛网’的时代,还了大家一片湛蓝干净的天空。”帮带共建以来的变化,磨整村民小组组长岩坎亮看在眼里,也印在村民们的心中。
同样,五华区在帮带共建尚勇村委会磨站村民小组打造典型示范村过程中,以“基础牢”引领全局,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结合磨站村建筑现状,充分利用仿真茅草、仿木纹漆及稻草泥涂料等优质实用的建筑材料,提高使用效率,突出磨站村建筑风貌特色。在建设过程中,疏通村内道路,对现状破损路面进行修复,提升村内道路通行能力;采用新型净水设备对村民日常饮用的山泉水进行水质提升;新建消防栓,减少村内消防风险;新建污水系统与生态氧化塘,避免污水直接排入南坡河;疏通雨水处理系统,避免雨季洪涝风险……以大量基础设施新建改造工程提升村容村貌与村民居住环境。
这些只是昆明市帮带共建磨憨6个行政村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6区(市)帮带共建磨憨镇6个典型示范村建设项目136个,项目开工率为99.26%,累计投入资金8955万元,占计划投资的82.90%。历经3个“百日会战”,6个典型示范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磨憨各族群众“幸福根基”夯得更实,幸福感越发真切。
产业引擎
增添发展动力
昆明市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的基础上,还着重帮扶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9月18日,磨憨镇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已超过10万元,最高的磨憨村甚至达到94.09万元,最少的龙门村也有12.46万元。在“一村一品”的打造中,龙门村冬季人参果,尚勇、尚冈、曼庄、磨龙、磨憨5个村的冬季蔬菜作为主导产业,分别占全村生产总值已超过30%。为了促进产业发展,6个沿边行政村各有1家运行规范的合作社,在引领农民增收、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丽村庄的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磨龙村委会青松村民小组距磨憨—磨丁合作区3.7公里,是一个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有常住人口71户295人。在昆明市帮带共建磨憨镇6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中,青松曾经是建档立卡户最多的村,产业基础薄弱。
为解决青松村民小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难题,西山区派驻干部在前期调研中了解到,青松村民小组村民除了种植冬季蔬菜,全村还有1900亩茶园,可谓家家户户有茶园。为推动该村产业多元,西山区出资300余万元修建了茶叶初制所,助力该村茶叶产业的发展。
1月10日,记者来到青松村民小组时,茶叶初制所已经建设完毕,摊晾的架子、炒茶机、揉捻机已经到位,村里家家户户的生态晒棚也让整个村子有了别样的风情。西山区还对接了相关大学的专家,为青松的村民改良茶叶品种,并对炒茶技术进行了培训。
“我们现在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茶季做准备。今后,茶叶初制所步入正轨后,还能收购周边村寨甚至老挝那边村民的鲜叶,带动周边村寨的发展。”西山区派驻的驻村干部杨文钊表示,“家家户户有晒棚、家家户户有茶园、家家户户能致富”的美好愿景不再遥远。
走进龙门村委会龙门村民小组,村民们正在采收人参果,不少村民家楼下都摆放着刚采收回来的果子。人参果是龙门村发展的特色产业。
龙门村是一个傣族村寨,距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52公里,是距离磨憨镇最远的村子,有常住人口39户188人。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产业发展受限。
“这里自然环境适合人参果的生长,就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引来了苗。这里种植的人参果水分大、果肉细腻、口感甘甜、品质上乘。”呈贡区负责帮带共建的驻村第一书记朱兵告诉记者。
“发展一村一品只是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项目之一。我们在帮带共建中紧扣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6个方面19项指导性指标,充分发挥特有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从人居环境、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全面精准开展龙门村小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点对点共建。”朱兵说,他们注重融入呈贡在区位、产业、人才、花卉等方面的优势,倾其所有、帮其所需,助产业增收,帮助龙门村注册成立村办集体企业,组织种植人参果,为龙门村农产品销售搭建平台。
如今,磨憨各个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发展后劲更足,磨憨镇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村美如画
展示幸福样本
卫生厕所、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不好,是影响村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随着昆明市帮带共建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个个村美如画的幸福村点缀在西南边境的绿水青山间,成为展示云南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鲜活样本。
曼庄村委会曼粉村民小组是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一个提档升级村,全村共有户籍人口65户304人。自昆明托管以来,投入130万元用于曼粉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其中投入70万元对本村65户的污水进行统一收集改造,污水处理率远高于全省50%的平均水平。
“以前生活污水到处排放,既不美观还会污染环境。现在改造好了,我们村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改造后用来灌溉,村子美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大大提高了。”村民表示。
据介绍,通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磨憨镇6个沿边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均已达到60%以上,高于全省50%的平均水平。不仅如此,在改厕的3144户中3086户已建有卫生厕所,6个沿边行政村总体普及率已达98.16%,达到了预定目标。64个自然村(66个村民小组)全部落实了垃圾收费制度,成立了稳定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运行管护队伍,配置相应垃圾清运车、垃圾亭、垃圾桶、垃圾箱,建成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
随着一项项措施的落实,磨憨的村子都变得漂亮起来。
1月的磨憨早晚温差大,早晨9点来到磨憨村委会磨整村民小组,整个村寨笼罩在若隐若现的晨雾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上红旗飘扬,家家户户房前鲜花绽放,竹林夹道而生,红砖小路、彩绘大道等让浪漫在整个村里蔓延,流进每个漫步于寨子里的人心中。妇女们身着傣族服饰、撑着花伞,婷婷袅袅地走过,与路边盛开的鲜花和焕然一新的傣楼融为一体,宛若在画中。
“多亏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多亏了安宁市的帮带共建啊!村里的公厕都进行了改造,生活污水、垃圾也都统一收集处理了,村里美得像花园一样,以后来旅游的人肯定会多起来,我就开了个农家乐。”说起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村民玉腊甩满心欢喜。
为了让村子变得更加美丽,安宁市还为全村实施整村视觉形象设计提升,改造村内绿化景观、装饰建筑外立面风貌;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安宁工业元素制作相关景观小品、墙体彩绘、帮带纪念雕塑;探索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奖补方案,开展宣传动员,落实全村屋面清洗提升、居民庭院整治,提供物料支持抬升房屋高度,创造更舒适居住环境,通过先行改造示范及分类资金奖补,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新活力”。
“没想到,最初帮带共建时我们看到的规划蓝图,这么快就从纸上真真切切地落在了我们村子。除了你现在能看见的,到了晚上我们村还有灯光景观,生活在这里,我时常有一种做梦一样的感觉。”说着这半年来的感受,笑意就爬上了村民岩约的脸庞。
黄土墙、茅草顶、磨站幸福广场边,用汉字写的五十六个民族雕刻在一个中国结上,村内道路边的墙上各种彩绘,家家户户都有各自的垃圾桶,路面没有一点生活垃圾,干净整洁,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村民的幸福新生活。
磨站村小组距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9公里,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常住人口49户205人。
负责帮带共建以来,五华区秉承“高规格、高站位、高标准、高责任、高效率、高频次”的原则,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整合优势资源,创新“1 4”工作机制,通过多轮调研,制定了“一户一宅一方案”建设规划,并重点聚焦市政综合项目、原有建筑风貌改造、新建建筑项目、乡村绿化美化、重要空间打造和文化宣传等,开展了道路提质与亮化、雨污分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中心广场、村史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哈尼族特色文化及民俗风情,采用哈尼族特色仿真茅草铺盖屋顶,稻草泥敷外立面搭色打造整体风貌,融入传统文化、五华元素,全面完成了6方面19项指标达标建设任务。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661.1万元,投入专项工作经费30万元,区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算金额总计50余万元。
帮带共建绝非易事。五华区工作专班10余次赴磨站小组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并组织磨站小组村民代表、村干部代表多次召开群众动员会、交流座谈会、分析会,挨家挨户走访;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做好群众工作,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引导村民主动投工投劳,指导动员磨站小组群众完成杂物清理、做好猪圈拆除、人畜分流及临时、废弃建筑的拆除,高标准推进幸福村建设,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全过程参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全方位共享建设成果。
“以前污水横流的情况不复存在,村子也漂亮了,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幸福中的幸福。不仅如此,五华区还帮我们规划了特色餐饮、精品民宿、露营营地一体化产业发展方向,相信我们以后的日子会一天更比一天好。在这里我最要感谢的就是党和政府,感谢昆明市和五华区,不然现在的幸福生活以前我是想也不敢想的。”磨站村民小组组长杨四代由衷地感叹道。
对帮带共建的成效,磨龙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赵文才也深有感触,他说:“村容村貌变美了,村民生活的幸福感更加真切。我们一定要抓住昆明市帮带共建这个机会,更好地配合西山区,把产业发展好,让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好。”
村村寨寨人畜分离了,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卫生厕所缺失等影响村民生活的顽疾解决了,一个个美丽的村庄变成了边境线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磨憨各族群众看到了昆明市帮带共建的信心和决心,村民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生活更好
丰富幸福内涵
村寨变美,产业发展有了方向,生活的内容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改变。2023年,磨憨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20490.32元,达到勐腊县2023年农村常住居民平均水平。随着幸福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村民手里有钱了,还享有优质资源。共享医疗保障、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新风尚走进磨憨各族群众生活,幸福生活的内涵在不断延伸。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昆明市延安医院托管磨憨镇中心卫生院,2023年5月昆明市延安医院磨憨分院正式挂牌,开通远程心电诊疗系统,组织市属7家公立医院(市第一、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省精神病院)对口帮扶磨憨镇11家村卫生室,定期下派专家,让群众在磨憨就能享受到昆明市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呈贡区在帮带共建过程中,依托呈贡良好的教育资源,举办“鱼跃龙门、筑梦呈‘功’”活动,对村里愿意去昆明读书的孩子给予补贴,让龙门村委会的孩子享受到呈贡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了让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磨憨各族群众,磨憨镇各中小学均由中国电信提供相关网络,接入教育专网、建成校园网,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率、数字化教学设施设备覆盖率均达100%,老师、学生100%开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智慧中小学app”,在家也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磨憨村的福多多幼儿园、尚冈村的乐学艺术幼儿园、尚勇村的喜洋洋幼儿园、曼庄村的童乐艺术幼儿园、龙门村的龙门幼儿园、磨龙村的磨龙幼儿园,6个沿边行政村都建立起了各自的幼儿园,村民们接送孩子方便了很多。
尚冈村委会尚冈村小组距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11公里,是磨憨镇人口最多、最大的傣族古村落,居住着汉、傣、哈尼、布朗等民族,常住人口238户1250人。
由于人口众多,尚冈是6个沿边行政村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盘龙区为了让党的民族政策真正落实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切实做好尚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顶住种种压力、主动担当,积极融入磨憨大发展格局,准确把握村庄发展需求,坚持工程建设“实”,主动扛起最重任务,一期投入2500万元,完成村内水、电、路等25个重点项目建设,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等6方面19项指标已100%达标,保障尚冈村实现“稳稳的幸福”。
在尚冈村民小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边,盘龙柱高耸入云,默默讲述着盘龙区帮带共建的感人故事,也将党和政府一心为民的初心定格在村民的心中。旁边新建的幸福广场上的浮雕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闲时刻在这里尽情休闲跳舞的村民们。
“以前雨季到来天天下雨,大家无处可去就聚在家里喝酒。现在广场建好了,上面还有遮阳棚,我们今年就可以在这里休闲娱乐了,也不用担心下雨了。”村民开心地对记者说着。
产业慢慢发展起来,收入提升了,一个个沿边村寨富了起来,一个个村民的生活好了起来;孩子们能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村民们幸福感满满,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无声诉说着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显著成效,磨憨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加深入人心。
民富疆稳
坚固守边屏障
边境稳则社会稳,边境安则全局安。
在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火热进程中,磨憨镇沿边行政村的6个典型示范村里,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如春雨般滋养着各族群众的心灵。
磨站村用汉字写着56个民族的中国结讲述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故事;龙门村民族团结大舞台周边的墙上,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时刻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传递给村民;走进曼庄村委会大龙哈村民小组,“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等标语映入眼帘……村史馆里,“我的家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美丽的村寨;我的家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幸福的一员”,“团结篇”“幸福篇”“建设篇”无声讲述着大龙哈的幸福故事……
据介绍,磨憨镇 6个沿边行政村的64个自然村(66个村民小组),均设置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等标识,已达到100%覆盖。不仅如此,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磨憨镇注重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提高中华文化符号认知率相融合,积极运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展开宣传,组建专门队伍,下沉村、组开展入户走访、召开群众大会,积极宣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相关文化知识,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增强磨憨各族群众的 “五个认同”。
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始终坚持“人人都是普法员、人人都有责任田”的普法思路,科学配置现有的38名民警、79名辅警,全面调动各级各类组织及相关人员,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镇、村两级9个调解委员会、50名调解员、做到村(社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矛盾纠纷调处及时有效。村民法治意识增强,矛盾纠纷被消除在萌芽阶段,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群众生活过得稳定幸福,村子才会和谐。群众满意了,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才会不断增强,守边护边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国门即是家门,我们既是边民更是国民,党和政府始终惦记着我们,我们更要尽职尽责,守好家门,护好国门。”尚冈村民小组组长岩温章表示。
事实也的确如此,磨憨各族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守边有我,请党放心”的政治担当和家国情怀,确保了“国门安宁”,形成“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群众参与稳边固边工作格局,边境管控铜墙铁壁的磨憨段在昆明市的帮带共建中越来越坚固,呈现出一派民富疆稳的崭新面貌。
党建更强
完善组织保障
在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昆明市6区(市)强化党建、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统筹多方力量参与幸福村建设,也让原本有疑虑的村民处处有榜样为镜、向标杆看齐,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成为撬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支点。这与磨憨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2021年,磨憨镇67个基层党组织已100%完成达标创建工作。昆明市托管磨憨后,全镇基层党建工作与昆明全市的基层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持续巩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凸显。
帮带共建工作启动之初,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不愿建、不敢建、不会建,参与热情普遍不高。
盘龙区作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真切考量尚冈村的村情民意,积极推进“党建引领 民族团结”的有机交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政企合力,激发村民主体性,让尚冈村的“幸福路”走得更有速度、更有温度。将村组各类组织、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支柱产业及盘龙帮扶单位的优势资源统筹起来,形成党员模范先锋线、民族文化传承线、农文旅精品线、产业发展示范线等4条精品线,聚力打造尚冈国门党建示范走廊,让党旗在边境一线高高飘扬。
在人居环境提升过程中,盘龙区动员尚冈村小组的党员处处带头,整治院落围墙、清理架空层杂物等事事冲锋在前,激励着村民打造自家的“小花园”“小菜园”,多方携手打造宜居宜业的边境幸福村。盘活人、财、物等资源,将“两新”党建融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发展大格局,将区域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尚冈村产业发展“硬支撑”。
尚勇村委会磨站村民小组在最初更换茅草顶时遇到年迈村民不理解的情况。原来,村里老人认为茅草是曾经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穷苦人家才会用的,茅草屋顶里面还会有耗子做窝。事实上,村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种定制的仿真茅草是阻燃材料,夏天隔热冬天保温。
为了开展工作,村民小组组长赵文才等党员带头,率先换了家里的屋顶。焕然一新的屋顶不仅能隔热,下雨的时候也不会像以前石棉瓦发出很吵的声音,村民们切实感受到新屋顶的好处,后来就追着问什么时候轮到他们家,生怕搭不上建设的顺风车被落下。
在曼庄村委会大龙哈村民小组典型示范村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带动村民投工投劳,大龙哈村民小组组长、支部书记岩温叫等村里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其实,村民不是不愿意干,只是他们对未来的信心不足,所以只要有人肯带头,一切就顺利起来。”曼庄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杨奇武表示。
不仅如此,为密切党群关系,进一步加强党群服务活动场所的提升建设,昆明市已将磨憨镇6个沿边行政村活动场所纳入昆明市2023年度磨憨建设发展重大项目工作中进行提升改造,计划于2025年全面完成提升建设,现在已经达到考核标准。
为了凝聚民心,6个沿边行政村均建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64个自然村(66个村民小组)共有篮球场58块、健身路径23条、陀螺场地2块,每个自然村至少有1套文体器械或1块运动场地,相关指标的覆盖率达到100%。一个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村史馆、篮球场里有关民族团结的标语、帮带共建的雕塑都无声地诉说着“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故事,成为一个个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的教育阵地。
在整个帮带共建过程中,6区(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党群连心、共建共享,解民忧、暖民心,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全域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推进的齐抓共管良好格局,进一步强化了磨憨兴边富民、强边固防的组织保障。
凯歌当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
2024年,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进入新的赛道,步入新的征程。“两类村寨”“固边强边”的措施将不断强化,“提档升级村”建设持续巩固,“达标巩固村”标准持续完善,“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随着昆明市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接续奋斗、拼搏进取,以高质量帮带共建,推动磨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在眼前。乘势而上再闯新路,奋勇争先再开新局,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新篇章。
(来源:云南民族时报)